隨著老年人口比例逐漸攀升,慢性疾病以及其造成的功能障礙之盛行率也急遽上升,其中和口腔相關的常見疾病之一就是「牙周疾病」。牙周病是指牙齒周圍支持組織被細菌感染後所造成的疾病,而這個致病原稱為「牙菌斑」。口腔內的一些細菌很容易黏附在牙齒表面上,通常在進食後數小時之內就會累積,若沒徹底移除,細菌就會堆積在牙齒外表面、牙齒與牙齦的交界處、以及牙縫之間,形成軟的薄膜、淡黃或白色狀的東西,這就是牙菌斑,當時間久了,牙周組織就會受到破壞,甚至造成牙齒掉落的風險。
正常的牙周組織呈現淡粉紅色,不會無故出血,若發現牙齦呈現鮮紅色,且容易流血、紅腫,或開始出現口臭就要有警覺,一旦發現疼痛感、牙齒搖晃時,牙周病就已十分嚴重,不容易治療,若出現下列症狀或現象,可能是牙周病的警訊:刷牙時牙齦出血、口腔有異味、牙齦產生膿包或腫脹、牙齦萎縮、牙根暴露、牙縫變大、牙齒敏感、牙結石堆積或咀嚼無力等,甚至會感覺有牙齒鬆動,建議應盡快就醫檢查及治療。
牙周病主要是由於細菌引起的口腔疾病,牙周病的病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牙齦炎、早期牙周病和晚期牙周病。
☆.牙齦炎:這是牙周病的早期階段,它通常表現為牙齦的紅腫、出血、疼痛和敏感,如果不及時治療,牙齦炎可能會進一步發展為牙周病。
☆.早期牙周病:在這個階段,細菌感染開始損害牙齒周圍的組織和骨頭,牙齒周圍的組織會開始分解,形成口臭的味道。此時,你的牙齒可能已漸漸出現鬆動和移位的跡象。
☆.晚期牙周病:在這個階段,牙周病已經造成了嚴重的損害。組織和骨頭的分解進一步加劇,牙齒可能因此鬆動或脫落。此外,晚期牙周病還與其他健康問題有關,如心臟病、中風、糖尿病和早產等。
預防牙周病的方法:
☆.良好的潔牙習慣:每天至少刷兩次牙,使用牙線清潔牙齒和牙齦之間的區域。
☆.健康的飲食習慣:選擇健康的食物和飲料,限制糖分和酸性飲料的攝入。
☆.定期口腔檢查:牙齒和牙齦的定期檢查有助於發現早期牙周病和其他口腔問題。
平時要注意牙齒清潔,最好定期洗牙,預防牙周病,至於高風險族群或曾有牙周病史者,應定期回診追蹤,以確保牙周狀況良好,通常初期的牙周病只需平時正確清潔牙齒,定期洗牙即可維持口腔健康,一般刷牙只能清潔到牙齒的表面,牙周囊袋是比較深層的地方,需藉由洗牙才能清理乾淨,健保提供民眾每半年洗牙1次,是預防牙周病最好的方式。
牙周病治療後,仍然必須持續徹底清潔牙齒,同時也要增強個人免疫力,像是均衡飲食、避免抽菸並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正常作息等,更要持續定期回診追蹤,以確保有效控制牙周健康,如此可大幅降低後續耗時、複雜的療程!而刷牙並不是次數愈多愈好,重點在於是否正確有效地清除牙齒表面的牙菌斑,若天天刷牙仍持續流血,代表口腔清潔沒有很確實。因此,選擇合適的口腔清潔工具是很重要的;清潔牙齒時,牙刷、牙間刷和牙線都要互相搭配使用,才能夠有效清潔牙齒。另外,每天要養成用餐後及睡覺前刷牙的好習慣,因為殘留的食物碎削可能會成為細菌的養分來源,唯有確實做好清潔牙齒的工作,才是最基本且能有效抑制牙菌斑滋生和預防牙周病的途徑。
江翠牙醫診所
🏡 地址:新北市板橋區雙十路二段165號
☎ 預約:(02)2255-2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