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生齒.jpg

 

牙齒阻生,就是牙齒生長過程有障礙,該長出的牙齒未長出來,牙齒阻生的原因有很多,可能因空間擁擠位置不足被其他牙齒佔據、像是多生牙、乳牙滯留不掉、牙齒無法突破牙齦或被骨頭蓋住、乳牙沾黏、齒瘤、外傷影響或感染等,甚至是乳牙過早脫落,都可能導致恆牙長不出來。其他原因如牙齒胚胎生成位置異常導致萌發路徑錯誤,牙齒牙弓尺寸不協調導致發育空間不足,或是蛀牙引起換牙空間缺失等,這些都有可能造成恆牙阻生。兒童的牙齒生長,大約是從六歲起第一大臼齒開始萌發,一直到十二歲左右最後一顆乳牙脫落後,此階段是最佳的評估以及診斷時機,牙齒阻生若沒有及時治療,就可能會導致一些問題,像是相鄰的牙齒因清不乾淨而蛀牙、阻生齒導致相鄰牙根吸收,甚至是牙周…等問題。

 

 

造成牙齒阻生的原因有兩大類:

一、先天性因素:

(1) 牙胚生成位置異常,造成牙齒萌發途徑錯誤。

(2) 上顎骨或是下顎骨先天狹窄,空間不足造成牙齒萌發異常。這種情況在一般或是唇顎裂的患者都很常見。

二、後天性因素:

(1) 在乳牙齒列或是合齒列早期喪失乳臼齒,因而恆牙第一大臼齒萌發後,逐漸往牙弓前方移動,導致恆牙第一小臼齒,第二小臼齒的空間被占據。

(2) 乳牙外傷影響到下方恆齒牙胚萌發異常,最常發生在正中門牙。

(3) 嚴重的乳牙齲齒造成膿腫,細菌經由根管跑到牙根間造成周圍齒槽骨發炎,影響下方恆牙牙胚,也會造成牙齒的阻生。

 

 

牙齒阻生的治療方式,如果是因為乳牙遲遲未脫落,或是已經與骨頭沾黏,則考慮以手術移除或是搭配矯正牽引阻生齒,當阻礙恆牙萌發的乳牙移除後,部分的恆牙可以自行萌發,若是萌發的位置不適當,可以藉由矯正將牙齒移至恰當的位置。如果是恆牙牙胚受到影響,造成萌發異常,則須將手術拔除,通常正中門齒、犬齒的阻生因為美觀問題較少建議拔除,如果能利用矯正治療牽引出來,都會建議配合治療,並使用電腦斷層掃描影像,以更精準的判斷阻生齒的位置走向及預後治療一併列入考量。

 

 

幼兒最好從乳牙長出時,就養成每半年至少看一次牙醫的習慣,從 6 歲開始, 配合牙醫師診斷視其需要,每隔半年或 1 2 年,依其問題來拍攝 X 光片,確實掌握口腔健康狀況,在孩子發育的過程,換牙階段若能做例行性的評估, 有助於降低牙齒阻生帶來的影響,早期介入與治療才是最好的方法,如果牙齒萌發有異常或者缺失太久,就應該儘早帶去找牙醫師做詳細的檢查以及評估。

 

 

江翠牙醫診所

🏡 地址:新北市板橋區雙十路二段165

☎ 預約:(02)2255-2033

江翠牙醫-板橋牙科.jpg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CDentalTaipei 的頭像
    JCDentalTaipei

    二次植牙,全口重建,兒童牙科

    JCDentalTaip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