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會因為姿勢是否端正、牙齒是否脫落而讓身體的結構做出各種代償,例如,右側的牙齒拔掉了一顆牙,卻沒有製作假牙,這會因為吃東西不方便,而改用左側的牙齒來咀嚼食物,時間久了,牙齒的咬合平面會開始往左側偏移,頭顱也漸漸往左偏,身體的構造為了保持平衡,左側肩膀會抬高,但左側骨盆卻會往下,長期下來就會造成脊椎側彎!雖然,缺牙的情況很常見,除了影響牙齒美觀外,若不處理,時間一久恐增加鄰近牙齒發生牙周病與蛀牙的機率,不僅影響後續假牙治療計畫,還可能造成咬合問題,甚至影響臉型,可不能輕忽。
牙齒不僅承擔了咀嚼的重責大任,也協助支撐臉型與輔助發音,一旦缺牙又沒做口腔重建,2、3年下來,缺牙前後方的牙齒可能會往中間空隙傾斜,造成牙齒排列不整齊,不僅食物容易卡縫,也會增加潔牙難度,引起蛀牙或牙周病。缺牙過久會產生結構上的改善,不是單單植牙就可以解決的,還需要牙醫師將牙齒移回原來的位置,或是把磨損的牙齒補高,需得耗費較多的時間與精力。另外,缺牙太多、長期只用單側咀嚼咬合,也可能造成顳顎關節疼痛,甚至肩頸酸痛等不適症狀;尤其缺牙區域沒有重建,在缺乏牙齒與齒槽骨支撐的情況下,該側臉頰有可能消瘦,整張臉不對稱、笑起來甚至還會歪一邊,有些人還因缺牙不敢大笑,進而影響社交、求職等日常生活工作!所以一定要把牙齒照顧好,牙齒脫落時,更要在第一時間將牙齒重建完成,以免造成更多的後遺症。
而學齡前兒童缺牙也要注意,不少家長常認為反正乳牙掉了,以後還會長出恆牙,不見得要處理;但放任不管有可能影響日後恆牙生長,造成牙齒排列不整齊。此外,一旦乳牙嚴重感染,傷害到恆牙的牙胚,未來恐長出缺陷恆牙。因此,家長一旦發現孩子乳牙缺牙,可諮詢兒童牙科醫師,看看是否需要製作假牙,或是配戴金屬環的「臨時空間維持器」等方式來維持恆牙萌發所需要的空間。
常見缺牙治療可分傳統的固定式牙橋、懸臂式假牙、小範圍活動假牙、全口假牙以及植牙等方式。通常缺牙1、2顆時,會採用固定式牙橋,固定式牙橋主要是取缺牙的前牙及後牙作為支撐,將前後牙磨小而做3至4顆相連的假牙,原理如同橋樑一樣,用來取代中間缺空的牙齒,固定式牙橋是一項歷史悠久的治療方法,在當做支撐的牙齒狀況良好的情況下,若能好好保養可以使用很久。另外,植牙也是治療缺牙的常見方式,主要透過植入人工牙根、進一步做固定假牙。首先將人工牙根種入缺牙區的齒槽骨,需等2-4個月讓骨頭癒合,再在穩定的人工牙根上面進行假牙製作,療程約4個月到半年不等。植牙優點是不必傷害前後方的健康牙齒,可保留前後牙的組織完整,且人工牙根是種在骨頭裡面,如果骨頭癒合良好可以長久使用。
由於各種假牙並沒有健保給付,皆是自費的治療,而各式假牙的費用差異主要來自牙醫師所使用的技術與假牙的材質,因此可依牙醫師建議與自身需求,與牙醫師充分溝通後再選擇適當的治療方式。
江翠牙醫診所
🏡 地址:新北市板橋區雙十路二段165號
☎ 預約:(02)2255-2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