顳顎關節炎.jpg

 

您常常覺得自己有一邊耳朵痛、聽力障礙、耳朵閉塞感或太陽穴、臉頰部、頸部疼痛的症狀,看了耳鼻喉科醫師、照了耳鏡檢查,外耳道及耳膜、聽力檢查也正常,但同樣的症狀反覆發生?如果您常使用單側牙齒吃東西、單側臼齒磨損、咬合不正,那您可至牙科診所檢查自己是否患了顳顎關節炎徵候群!

 

75%的成人在檢查時至少有一個顳顎關節異常的徵候群,但只有 5%的患者需要治療,男女發生比率是 14,女性較多,最常出現於 20-40 歲年齡層。顳顎關節異常的診斷,當病人主訴一邊耳朵痛、聽力障礙、耳朵閉塞感或太陽穴、臉頰部、頸部疼痛等顳顎關節異常的症狀,尋求醫師的幫忙時,首先一定要先 作頭頸部身體檢查,確定耳朵、口腔、頸部沒有病變,然後詢問患者咀嚼的習慣,觀察牙齒有無蛀牙、脫落或咬合不正,接著讓病人張開嘴巴,看看下顎骨有無傾斜、張開動作有無分段;聽聽顳顎關節有無喀喀聲、嘴巴是否張不開,當然顳顎關節有喀喀聲不一定代表有異常,顳顎關節有異常也不一定有喀喀聲。當病人張開嘴巴時,將食指放入耳道或顳顎關節凹陷處,再讓病人合起嘴巴,兩手食指往前輕觸兩側下顎骨髁,比較兩邊關節的疼痛度差異;或兩手指頭輕壓嚼肌、 顳肌,比較兩邊肌肉的疼痛度差異,如果較痛的一邊與病人主訴疼痛邊相同,診斷便可成立。

 

顳顎關節異常又名顳顎關節症候群、肌肉顏面疼痛症候群,簡稱顳顎關節炎,因牙齒咬合不正,以致顳顎關節功能異常而引起的一群耳朵與鼻竇症狀,包括病人自覺聽力障礙、耳朵痛、耳朵閉塞感、耳鳴、張嘴時顳顎關節有喀喀聲、頭痛得嘴巴張不開或頭部太陽穴、臉頰鼻竇部灼熱痛、頸部酸痛。顳顎關節有別於身體其他的關節,是一種很特殊、可以滑動的關節,連接頭顱及下顎骨,上半部是由顳骨內凹的關節窩,下半部則是由下顎骨隆起的骨髁,中間連著一片軟骨盤所構成,左右各一個關節位於耳朵軟骨的前方,外面有關節包囊及肌肉,是顳顎關節異常所致的疼痛來源,顳顎關節可以前、後滑動使嘴巴張開、閉合約五公分寬,也可以左右移動約一公分,配合中間的軟骨盤,可以有效、無痛地咀嚼、吞嚥、說話,甚至作出一些誇張、戲劇性的臉部動作。

 

顳顎關節異常分為兩種:

1.來自肌肉性:症狀大部分來自牙齒咬合不良,少部分來自夜間磨牙或常咬牙切齒或心理壓力,導致關節周圍肌肉痙攣所致。

2.來自關節性:比較少見,來自關節本身退化、發炎、腫瘤或自體免疫病變。因為顳顎關節外面包囊及肌肉的疼痛神經支配與耳朵的一樣,都是來自於第五對腦神經-三叉神經,而且顳顎關節緊臨在耳朵前方,當顳顎關節疼痛時,腦 部會以為附近同是三叉神經支配的耳朵也在疼痛,所以患者會覺得耳朵痛,這要經由專業的牙醫師來判別。

 

顳顎關節炎,可藉由x 光、高解析超音波、電腦斷層攝影或磁振造影輔助診斷,顳顎關節異常的治療如果經過檢查與解釋,患者得知病因,咀嚼食物時兩邊牙齒同時受力或輪流受力,戒掉一直同邊咀嚼的不良習慣,不要咬太硬的東西,盡量「吃軟飯」,大部分的症狀往往可以不藥而癒。急性期疼痛厲害時,可投予非類固醇止痛藥與肌肉鬆弛劑,若有夜間磨牙或常咬牙切齒或有心理壓力者,可給予口服抗憂慮劑,若有蛀牙就要填補、有脫落就要補齊,盡量讓兩邊的牙齒都能咀嚼,若是咬合不正的問題,需製作咬合板或作咬合矯正。

 

顳顎關節的自我照護:

1. 避免咬緊牙關、咬牙切齒。

2. 咀嚼時兩邊牙齒同時受力或輪流受力。

3. 蛀牙要填補,牙齒脫落要補齊。

4. 避免大口咬切硬的食物。

5. 避免咬筆頭、喀瓜子、咬開杏仁果殼。

6. 避免長時間嚼口香糖、魷魚乾、堅果類。

7. 盡量讓下巴放鬆,壓力大時張開嘴打打哈欠。

8. 隨時按摩嚼肌及太陽穴,以溫濕毛巾熱敷。

9. 不要以肩、頸夾話筒講電話。

10. 保持良好睡眠姿態、足夠的頸部支撐。

 

 

江翠牙醫診所

🏡 地址:新北市板橋區雙十路二段165

☎ 預約:(02)2255-2033

江翠牙醫-板橋牙科.jpg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CDentalTaipei 的頭像
    JCDentalTaipei

    二次植牙,全口重建,兒童牙科

    JCDentalTaip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