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25_010441.jpg

 

健保署於2015年新增懷孕婦女牙結石清除(俗稱洗牙)的項目,在懷孕期間可以間隔三個月就至牙科醫療院所洗牙,因為孕期特別需要注意口腔保健,所以跟一般民眾半年一次的健保洗牙服務不同,孕期縮短為三個月一次。洗牙有助清潔牙菌斑以及牙結石,對於預防蛀牙及牙周病都有幫助,最好備孕期間就先做好口腔檢查,把該處理的問題處理好,若孕媽咪還來不及做檢查就懷孕,也不用過度緊張,懷孕期間還是可以治療牙齒的!

 

 懷孕期間,有許多準媽媽有一刷牙牙齦就流血的困擾,也是因為懷孕期間荷爾蒙改變的關係,體內雌激素以及孕激素增多,導致牙齦毛細血管擴張,導致牙齦紅腫以及刷牙容易流血,這就是俗稱的「妊娠牙齦炎」,由於此現象為懷孕時內分泌改變的關係,大部分的孕婦在生產後都會痊癒。另外在懷孕期間,齲齒、牙齦炎以及牙周病的機率會增加,尤其是懷孕初期,由於荷爾蒙改變、有些孕婦對酸性食物的喜好會增加、導致進食次數明顯增加亦或是有反胃、孕吐的情形,這些情形會造成口腔內的環境改變,讓口腔長期維持在容易導致蛀牙的酸性環境,進而增加蛀牙的機率。此外,若牙齦發炎的情況較為嚴重,甚至在齒縫中間的牙肉也會增生,通常這種情況是因為「化膿性肉芽腫」的生成,此問題也是內分泌所引起的牙齦疾病,多數媽媽也是在生產後就會自行恢復,但再怎麼小心預防,萬一還是在懷孕期間碰到牙痛怎麼辦呢?一般較為單純的牙科治療,像是補牙、洗牙等治療在懷孕期間都可以進行,在治療過程中只要適時注意孕婦的身體狀況即可;但若是需要到施打局部麻醉等侵入性的牙科治療,大部分的醫師都會建議在懷孕中期,也就是4~6個月較為穩定的期間再進行治療。

 

許多孕媽咪也擔心牙科X光會對寶寶造成傷害,其實牙科的放射檢查(X光)與其它醫療項目相比,不僅範圍最小,劑量也最低。由於牙科X光檢查會遠離孕婦的腹部,再加上準媽媽會穿戴鉛衣保護腹部與頸部,因此孕期接受牙科X光檢查並不大會傷及胎兒,至於根管治療時所用的麻醉劑,其實毋須憂慮。目前並無足夠證據顯示麻醉劑會進入準媽媽的乳汁,或是引發胎兒先天性的畸形,只要準媽媽於牙醫師問診時告知目前的懷孕狀況,牙醫師會評估適合的麻醉劑量。

 

2023-04-25_010308.jpg

 

孕期牙齒照護重點:

1. 孕吐後應馬上漱口:在懷孕初期孕吐困擾,時常會使口腔充滿酸性物質,進而侵蝕牙齒的琺瑯質,導致牙齒變得較為敏感。所以,建議有孕吐症狀的孕媽咪,在嘔吐後要用開水漱口,除了能夠減緩口腔的異味,也可維持酸鹼平衡。

2. 勤用牙刷及牙線:三餐飯後和睡覺之前,都應進行潔牙工作,建議孕媽咪選擇軟毛牙刷,刷牙時,力道適中即可,以免刺激牙齦。

3. 嚼木糖醇口香糖:孕媽咪可以嚼一些含有木糖醇成分的口香糖,刺激唾液腺分泌,減緩口腔細菌繁殖生長。

4. 定期洗牙:洗牙可去除牙齒表面的牙結石,舒緩牙齦紅腫等症狀,不過,牙科醫師提醒,輕微的牙結石雖然可以靠洗牙或刷牙恢復正常,但若演變為牙周病,就會造成齒槽骨流失、牙齒鬆動,此時,洗牙也無法達到治療效果,必須做進一步的牙周治療,且定期回診才能控制病情,所以平時的居家照護一定要嚴格把關,才不會讓小小問題,演變為大大疾病。

 

國外研究證實,有牙周病的孕媽咪,胎兒早產的機率增加7.9倍,因牙周病細菌會順著血液跑至子宮附近,可能毒素進到子宮攻擊胎兒,或是胎兒本身產生免疫反應加以對抗,過程中附近區域會發炎,產生發炎性物質,可能造成胎兒早產,孕婦與新生兒口腔細菌感染的關係非常密切,本身有蛀牙的媽媽,有超過70%的機率會傳遞致齲細菌(也就是引發蛀牙的細菌)給寶寶。因此孕期一定要做好牙齒保健,確實刷牙並使用牙線清潔,避免喝含糖飲料,降低蛀牙的風險,建議計畫懷孕的女性,最好在孕前進行一次全口檢查,把該治療的牙齒都治療好,減少懷孕期間牙齒出問題的機率,就可以大大減少孕期發生牙齒不適的情況。

 

 

江翠牙醫診所

🏡 地址:新北市板橋區雙十路二段165

 預約:(02)2255-2033

江翠牙醫-板橋牙科.jpg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CDentalTaipei 的頭像
    JCDentalTaipei

    二次植牙,全口重建,兒童牙科

    JCDentalTaip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