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敏感.jpg

 

 

有八成的民眾曾經有過敏感性牙齒症狀,包含接觸冷..甜食.刺激性食物或是咬合時的突發痠痛感。也因此,市面上的抗敏感牙膏,年銷售量位居榜首,但很多時候,牙齒敏感不只是敏感性牙齒,小症狀背後也可能潛藏大問題,有可能牙齒正在向您發出求救信號!

 

三種牙齒敏感症狀:

1.牙齒敏感:對冰冷、過熱、過甜、食物敏感,也不能碰觸過硬物質,遇到冷空氣刺激也會有不舒服感。

2.牙齒變色、變透明:琺瑯質本身是透明的,如果牙齒變黃,顯示琺瑯質已經變薄,較黃的牙本質的顏色會透露出來,若變得更為透明,也是琺瑯質變薄的一種表徵。

3.牙齒變粗糙:牙齒表面不光滑,變粗糙,有裂紋,或有牙齒塊狀剝落。
 

這些症狀都與牙齒表面琺瑯質遭到酸性物質磨損,少了琺瑯質保護造成有關,牙本質是一個會自我修復的組織,當敏感的症狀越來越明顯時,代表牙本質被破壞的速度快於被修復的速度!大部分的敏感性牙齒是對冰冷比較敏感,而且持續的時間很短,一下子就過去了,但如果是在牙髓腔內發炎的情況,由於牙髓裡的腫脹無處宣洩,壓力越來越大,遇「熱」會使這個情況更嚴重,一旦觸發,通常疼痛持續時間也較一般敏感性牙齒長,無論如何,牙髓的發炎是需要牙醫師進一步進行處理的狀況,不然有機會進展成牙髓壞死,變成需要根管治療,為避免酸蝕嚴重,可能造成牙齒疼痛、牙周病等問題,提供以下7大保護訣竅。

 

1.減少攝取酸味食物、含糖飲料:生活中若不可避免接觸酸味食物,但頻率一定要減少,建議含酸、含糖飲料不要天天喝。此外,含酸食物、水果不要餐餐食用:例如:番茄、檸檬、鳳梨等,建議與其他風味食物替換食用。

2.使用吸管:使用吸管,減少酸性食物直接與牙齒做大面積接觸。目前商家大多已不提供塑膠吸管,可自備環保吸管。

3.少碰硬質食物:少碰硬質、纖維粗糙食物。咬堅果、啃骨頭、含冰塊這類飲食行為要少做。

4.清水漱口很重要:食用酸性食物後,可用清水漱口,加速清除酸性物質留在牙齒表面,半小時再刷牙,選擇柔軟牙刷輕刷,可降低牙齒磨損。

5.勿催吐:治療胃食道逆流,也不要使用催吐法減重,避免牙齒長期處於酸食環境。

6.刷牙太用力:另外一種情況是刷牙刷得太用力、使用毛太硬的牙刷,或用顆粒太粗的牙粉,都會破壞琺瑯質。

7.定期洗牙:每半年定期做牙科檢查,可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台灣飲食西化,每天都能接觸到高糖分飲食,高糖分或是太酸的食物都會刺激牙齒,建議少喝含糖飲、少吃油炸,也減少吃纖維質太粗的食物,避免壓迫到牙齒周邊,而飲食中的酸導致牙齒琺瑯質磨損,一天之中只要四次吃到酸性食物,就會使牙齒的琺瑯質有酸蝕的風險,牙齒健康與口腔保健不僅是單純的門面問題,也跟全身健康息息相關,若出現牙痛、牙酸,都是牙病的警訊,應該要立即就診,不該自行判斷,延誤就醫時機。

 

 

江翠牙醫診所

🏡 地址:新北市板橋區雙十路二段165

 預約:(02)2255-2033

江翠牙醫-板橋牙科.jpg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CDentalTaipei 的頭像
    JCDentalTaipei

    二次植牙,全口重建,兒童牙科

    JCDentalTaip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