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統計顯示,人們牙齦萎縮的發生率平均高達78%,換句話說,每10個人中就有8個人有牙齦萎縮的問題,牙齦萎縮是指「原本覆蓋在牙根表面的組織,因為某些因素而有部分喪失」。基本上從外觀上自己就可以發現牙齒變長、牙縫變大、牙根外露、假牙黑色的邊緣外露等等,有時還會伴隨著食用冷,熱酸,甜等食物,就感到牙齒痠軟甚至痠痛、甚至是刷牙流血等。當牙齦退縮時,牙齦囊袋會由於牙齒的附著結構的喪失而加深,若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傷害牙齒周圍的組織和齒槽骨結構,有時更會導致牙齒脫落。
造成牙齦萎縮的原因:
1. 過度用力刷牙或使用牙線:過度刷牙會損害牙齒,更會使牙齦萎縮。
2. 吸煙:煙草會增加牙齦萎縮的風險。
3. 牙齦組織創傷:當牙齦或附近的牙齒受到創傷,牙齦組織可能會萎縮。
4. 磨牙和咬緊牙齒:磨牙症可能引起許多不同的牙齒問題,包括牙齦萎縮、牙齒加速磨損、牙齒敏感,甚至會出現牙齒鬆動和牙齒折斷。
5. 口腔健康不良:當牙菌斑在牙齦和牙齒之間積聚,牙齒附近的牙齦可能會發炎。如果不及時治療,炎症可能會使牙齦和負責支撐的骨骼退化,並可能導致牙齦萎縮,甚至牙齒脫落。
6. 遺傳:牙齦特點有部份來自遺傳基因,如果父母的任何一方患有牙齦萎縮,那麼您有更高的風險出現相同情況。
7. 異常的牙齒位置:牙齒不整齊或咬合不正,可能會出現牙齦萎縮。
常見的手術治療有:牙根覆蓋手術、增加牙齦厚度及寬度、切除拉扯過度的繫帶,這幾種手術在局部麻醉下進行,將暴露牙根周圍的牙齦分離上提,自上顎取一小塊軟組織墊在皮瓣下,增加牙齦厚度,縫合固定覆蓋住萎縮的區域,位於門牙附近的牙齦萎縮,會影響外貎美觀就需要動手術、以移植結締組織來覆蓋暴露的牙齦,通常移植區在術後一個月左右就極為穩定,2到3個月就安全正常了,治療牙齦萎縮的手術,術後不影響一般日常作息,但須注意傷口照護及飲食調整,術後一週回診拆線。
非手術治療常見者有:
1. 適當的口腔清潔方式。
2. 改正不良習慣,例如用指甲摳牙肉
3. 矯正咬合及牙齒、牙根的位置。
4. 重新製作適合的假牙。
5. 治療牙周病。
6. 治療牙齒敏感問題。
7. 填補蛀牙或凹陷部位。
8. 戒菸。
保持良好的口腔護理習慣,如果有吃或喝了特別偏酸性的食物或飲料,通常不建議馬上刷牙,可以等一段時間再刷,但期間可以先用水漱口,來降低牙齒上的酸性程度,並每天刷牙兩次和每天至少使用牙線一次,以防止牙齦萎縮,再搭配使用軟毛牙刷及正確刷牙技巧,以保護琺瑯質和牙齦,面對牙齦萎縮,請不要拖延,請盡快向牙醫師尋求建議和治療,配合牙醫師的治療計畫,以免萎縮現象日益惡化。
江翠牙醫診所
🏡 地址:新北市板橋區雙十路二段165號
☎ 預約:(02)2255-2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