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健署的統計資料顯示,台灣40歲以上罹患牙周病的機率高達99.1%,近幾年研究更發現,口腔中若含有具核梭桿菌和幽門桿菌,可能與大腸癌、胃癌有直接關係,罹患牙周病的患者,罹患食道腺癌的風險也增高了43%,而罹患胃腺癌的風險更是增高達52%,千萬不要忽略牙周病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牙周病的主因是因為用餐後,牙齒和牙齦的交界處清潔工作沒做好,食物殘渣未清潔乾淨,口腔裡的細菌便會在牙齒周圍堆積,所釋放的毒素剛開始會使牙齦發炎、紅腫、容易流血,再經由連接牙周病病灶的血管擴散至全身,是造成許多重病的導火線,一般人習慣選用大刷頭的牙刷,這麼一來,牙刷會被臉頰所限制,沒辦法清潔口腔深處,因此建議民眾選擇刷頭較小的牙刷,女生嘴巴比較小,甚至可以使用兒童牙刷,對於清潔會比較有利。
牙周病的症狀還包括:
1. 持續、無法消除的口臭。
2. 牙齦紅腫、觸壓牙齦會痛、出血。
3. 牙齦萎縮、牙齦退縮。
4. 咀嚼時會疼痛。
5. 牙齒病理性位移、牙齒鬆動。
6. 牙齒敏感。
7. 長牙苞(牙周膿腫)。
8. 牙縫加大或食物容易塞牙縫。
治療的過程會先藉由超音波洗牙,清除大部分牙齦上及牙齦下牙根表面的牙結石,洗牙過程是由高速震動的洗牙機頭與牙面輕輕接觸,藉由震動的洗牙機頭將牙結石、細菌移除,像大掃除一般,幫牙齒周邊盡可能做徹底的清潔,將多年的髒東西移除。之後,牙醫師會再使用特殊的牙周刮刀,移除牙根表面剩餘的牙結石、並進行牙根整平術,除去牙根表面粗糙的結構及部分被細菌汙染的齒質, 重新讓牙齒有個乾淨的環境,周圍的組織就會逐漸恢復健康,牙周病基本治療後,會需要4~8周的組織恢復期,再重新進行牙周檢查,確認牙周健康的恢復狀況,大部分的患者在第一階段牙周基本治療後就可以達到滿意的治療效果, 如果還在發炎的區域,就需要評估是否要進入牙周手術治療。
如果家族中有人罹患牙周病,可能就需要更加注意自己的口腔健康、增加檢查頻率,通常每三至六個月的時間,牙醫師會安排牙周回診維護,在每次牙周回診維護的過程,牙醫師會再檢查牙齒的清潔情形、強調清潔不佳的區域、提醒清潔的方式,如果有再發炎的區域,可以適時的再進行局部治療,治療完牙周病後,務必保持口腔與牙齒的清潔,包括:正確刷牙方式,可用牙線、牙間刷、漱口水、加強輔助清潔,日常生活作息保持正常,不熬夜、不抽菸、不吃檳榔,維持良好的生活作息。
江翠牙醫診所
🏡 地址:新北市板橋區雙十路二段165號
☎ 預約:(02)2255-2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