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jpg

 

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18 歲以上的成年人大約有 9 成都有牙周病的狀況,只是嚴重程度不同的問題而已。而且牙周病是一種慢性疾病,早期牙周病通常症狀不明顯,加上多半只有輕微的牙齦紅腫或出血,常常被誤以為是火氣大而延後就醫,等到自己察覺有異狀時往往已經進入較嚴重的階段,因此定期檢查及洗牙才是最好的防範之道。

 

早期疾病症狀:

1. 牙齦紅腫化膿。

2. 刷牙流血,甚至牙齦自發性流血。

3. 口臭。

4. 牙齒變長或牙齦萎縮。

5. 牙縫變大。

6. 牙齒對冷熱敏感。

7. 牙齒動搖或位移。

8. 咀嚼無力。

 

牙周病發生的主因為附著在牙齒表面上的牙菌斑,若無法經由有效清潔去除,細菌就會在口腔內造成持續性發炎,破壞牙周組織(包含牙肉、牙骨質和牙周韌帶),進而造成牙周病,也因為牙周組織原本都是有支撐牙齒的功能,一旦這些組織遭受到破壞,便可能造成牙齦萎縮,嚴重甚至導致牙齒動搖或脫落。

 

牙周病依嚴重程度分為四個階段:

1. 牙齦炎:若牙齒沒有徹底清潔,就會堆積髒污、增長細菌,最後就積聚成「牙菌膜」。牙菌膜內的細菌會分泌毒素刺激牙齦,引致牙齦發炎,而牙菌膜也會被唾液(口水)鈣化,形成牙結石。在初期階段時會發現刷牙時容易流血且牙齦變成深紅色、輕微腫脹。

2. 輕度牙周炎:如果發炎的情況持續,讓原本緊附於牙根表面的牙齦與牙根分離,就會形成一個牙齦跟牙根之間的空間,稱為「牙周囊袋」。這空間更容易讓食物殘渣、牙菌膜和牙石堆積,使牙周組織持續受破壞,引致牙周炎。

3. 中度牙周炎:當輕度牙周炎發生又不能及時治療,牙周囊袋會隨著骨頭的流失而愈來愈深。而牙齦會持續發炎,甚至有膿包產生。牙齒則會因牙齦的萎縮而使牙根暴露,咀嚼無力,且經常會對冷熱敏感。

4. 重度牙周炎:此時期齒槽骨已大量流失並造成牙齒大幅度的動搖,甚至牙齒位置產生明顯的移位,牙縫變大。常會有不定期的化膿腫大,囗臭加劇,最後導致牙齒脫落或是得做到拔牙治療。

 

牙周病.jpg

 

牙周病也會影響到全身,它與這七種疾病有關係:

1. 胃病:胃潰瘍、胃炎通常由幽門螺桿菌造成,而科學家的研究證實,從患者口腔中培育出的幽門螺桿菌與患者胃部的類別和菌株一致,因此當人體免疫力低下時,牙菌斑中的幽門螺桿菌,若隨唾液或食物進入胃部,便會導致胃炎或胃潰瘍的發生。

2. 糖尿病:牙周病與糖尿病,因為許多因素,讓它們成為相互影響、甚至惡性循環的「雙生病」。糖尿病患罹患牙周病的機率比一般人高 2 3 倍,這是因為高血糖導致牙周病感受性增加,破壞了牙周組織復元的機制。而中重度牙周炎症若未得到有效控制,會顯著影響患者的血糖代謝控制。

3. 心臟病:導致牙周病的細菌中含有很多內毒素,經由發炎的牙齦組織或牙齦傷口進入血液循環時,容易造成心臟血管內膜處的發炎反應,形成血管之粥狀硬化斑塊,提升心肌梗塞或中風的風險。

4. 鼻竇炎:牙周病所造成的感染可能會經由血液、淋巴路徑引發鼻竇炎。根據統計,鼻竇炎的患者約有12%是由牙齒相關疾病所引起,也稱之為「齒源性鼻竇炎」。上顎後牙,尤其是第一大臼齒與鼻竇的位置最接近,兩者也有共同的神經分佈,所以除了牙齒疾病會造成鼻竇炎,鼻竇的病變也可能引發牙痛。

5. 呼吸道感染:曾有研究指出,患有牙周病的患者,同時罹患肺炎的數量比未患牙周感染受試者高 3.9 倍。因為口腔中的牙菌斑可能成為呼吸道致病菌的來源,增加呼吸道的細菌留在咽喉裡的機率,導致呼吸系統感染。

6. 失智症:牙齒連接著大腦的神經血管,兩者之間是互相影響彼此的存在。牙周病的是種慢性的發炎,除了造成口腔發炎以外,還會透過連接著 大腦的神經血管影響到腦部, 產生異常的蛋白質 ,然後破壞神經細胞,進而使腦部退化 ,更嚴重的會惡化成失智症。

7. 骨質疏鬆:隨著年齡逐漸增加,骨密度也逐漸走下坡,這也會反映在牙齒上。一旦缺鈣會使牙槽骨變得不堅固,讓牙齒開始鬆動,也進而增加牙周病風險。而且骨質疏鬆的患者也常合併有嚴重的牙周病問題。

 

 

江翠牙醫診所

🏡 地址:新北市板橋區雙十路二段165

☎ 預約:(02)2255-2033

江翠牙醫-板橋牙科.jpg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CDentalTaipei 的頭像
    JCDentalTaipei

    二次植牙,全口重建,兒童牙科

    JCDentalTaip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