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家長在孩子乳牙要掉不掉時,好奇能否能自行協助脫落,事實上,用手拔除乳牙仍存在衛生問題,建議可讓孩子多咀嚼較硬的食物,幫助乳牙掉落,或是直接請牙醫師評估後再拔除,是比較理想的做法。雖然每個小朋友換牙的時間不完全一致,但大多從六歲開始,就會陸續掉牙、萌發恆牙,過程會持續到十二歲左右,而換牙的順序通常會從下門牙開始更換,第一大臼齒會從後方長出,之後下顎犬齒、小臼齒以及第二大臼齒也會陸續更換,孩子在換牙時,乳齒的搖晃是徵兆,此時乳牙的牙根會慢慢被吸收,直到乳牙牙根吸收完成、乳牙脫落,恆牙就會接著冒出。這時,家長通常會開始擔心恆牙排列的問題,一般來說,恆牙通常較乳牙大顆,若是乳牙之間彼此留有較多空隙的小朋友,將來換牙的空間條件會相對比較好。
也有不少孩童的乳牙長得整齊好看,換牙後恆牙卻長得歪七扭八,到底發生什麼事了嗎? 乳牙排列整齊沒有間隙反而應該更加小心,據研究乳牙跟乳牙中間有小間隙長大以後比較好,會比完全排列整齊的小朋友來得有空間,想像一下大人牙齒比乳牙都還要來得大顆,乳牙和乳牙中間沒有小縫的話,大人牙齒在換牙的過程空間不夠就很容易亂,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人說自己的小寶貝牙齒非常整齊,一口漂亮的好牙,但是到了十幾歲以後卻突然變得很亂,甚至有小虎牙的情況,建議在換乳牙的時候,可以請牙醫師幫忙把乳牙拔掉,主動把空間讓出來給成人牙生長,成人牙排列整齊的機率會比較高,這種就是所謂的「序列性拔牙」,依照換牙的順序請牙醫師把該換的乳牙拔掉,讓成人牙可以成功得到生長的位置,乳牙的更換會先從下面的前面門牙開始換,成人牙長出來的位置並不會在乳牙正下方,下顎成人牙會從內側往外長,上顎會從外側長下來,就是因為如此,常常有成人牙要長上來但是乳牙還卡在原來的位置,那成人牙只好自己找空隙長出來,結果就是成人牙歪一邊,所以小朋友在換牙時是可以請醫生幫忙把乳牙拔掉的哦!
小朋友蛀牙其實是爸媽的責任,幼稚園階段,大部分家長都會認真地幫忙小朋友刷,以為升小學乳牙換牙後終於可以不用再做這麼麻煩的事了,但其實蛀牙就是這樣來的,小朋友不可能瞬間就學會把牙齒刷乾淨。乳牙換牙期間,會建議循序漸進地減少家長的工作,在三年級前都還是要小朋友刷一次,家長刷一次;等到三年級後家長才正式退居為監督的角色,同樣的牙線、含氟牙膏,跟定期牙齒檢查一樣不能少,需要特別注意小朋友第一大臼齒的清潔,會長在小朋友口腔最後面,常常是被忽略的邊緣族群,恆牙才剛長出來就因為疏於照顧而蛀牙。
另外,家長會詢問的狀況就是:「乳牙掉了好久,恆牙遲遲不長出來?」一般來說乳牙牙根吸收掉落到恆牙萌發長出有可能是需要6個月左右的時間,所以若是超過半年之久,就會建議要評估是否積極介入處理,是否因為牙肉組織纖維太厚,或是有牙根卡住的狀況發生,有些幼兒長期吸奶嘴,導致上顎牙弓會深而且窄,門牙會開咬,導致發音大舌頭,嘴唇沒辦法閉合,甚至口呼吸,眼眶下緣黑眼圈等等,所以如果發生了這種事情,更應該在8-10歲及早介入矯正的治療,以避免影響臉型導致青春期小孩的心理受到影響。
目前國健署為降低我國蛀牙率,預防蛀牙,有補助國小一到三年級(國小一年級且滿6歲,國小三年級且未滿9歲)施作第一大臼齒窩溝封填(又稱為溝隙封填),也就是之前所述會長在乳牙後方要特別注意清潔的恆牙。什麼是窩溝封填呢?牙齒的型態在咀嚼的那面,也就是咬合面,會有深淺不一的溝,每個人的牙齒型態不同,許多人的溝縫是倒三角形的,也就是食物渣渣或色素粒子很容易卡在倒凹裡面,刷牙是刷不出來的,增加蛀牙的風險,所以牙醫師會將牙齒清乾淨,在溝縫內瑱入特殊材料,降低蛀牙機率。
江翠牙醫診所
🏡 地址:新北市板橋區雙十路二段165號
☎ 預約:(02)2255-2033